一是落實惠企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堅守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定位,下調擔保費率標準至1%,采取“降”“免”“延”等降費讓利措施,1-9月共為各類企業減免擔保費341萬元。鼓勵合作銀行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發放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實行優惠利率,平均貸款利率上浮原則不超過市場報價利率(LPR)的20%。上半年擔保貸款平均利率為5%。
二是創新擔保產品,優化融資環境。通過“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創新開展“再擔園區貸”“再擔科創貸”等批量業務產品。1-9余共為22家科技型企業提供擔保貸款9085萬元、與枝江農商行合作開展“再擔園區貸”批量業務28筆,金額6110萬元。降低反擔保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擔保額度,適當提高抵、質押物抵押率。擴大反擔保范圍,將農村土地經營權、機械設備、養殖圈舍、牲畜活體、花卉苗木等納入反擔保范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今年5月,公司采取“土地經營權+花卉苗木+信用擔保”的方式為枝江同心花海景區紓困解難的事跡先后在《湖北新聞》《學習強國》等平臺刊載。
三是開辟綠色通道,提升審批速度。實施擔保業務“簡便辦”,對擔保業務辦理流程再梳理,精簡法律法規要求取消的、數據共享可獲取的基礎資料;推行擔保業務“提速辦”,設置專職客戶經理、實行“一對一”服務,與銀行聯合開展調查、分頭審批,實現擔保貸款即報即審,每個擔保項目辦理時間控制在7個工作日。
四是延長擔保期限,及時履行代償義務。主動摸排在保企業經營情況,與合作銀行共同推動落實“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還本付息的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或續保,簡化續保程序,妥善維護企業信用。對于確無還款能力的小微企業,及時履行代償義務,視疫情影響情況適當延遲追償時限。